退出阅读

三国之模拟城市

作者:懒猫不瘦
三国之模拟城市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324章 文姬

第324章 文姬

“阿牛适才席间所言,如果真的发生的话情况不堪设想,大汉朝的未来,将变得暗淡无光。不知阿牛想见袁绍、曹操二人,却是为何?”
事实上阿牛此次来到洛阳,并没有指望能在何进和十常的斗争中插上一脚,而是借此机会与未来的英雄人物混个脸熟,以便为领地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只不过某城主刚才的表现也实在有些“丢脸”,光顾着目不转睛的打量着蔡大美女,连起码的礼数都忘了,最要命的是蔡琰的老爹还在场。好在蔡邕知道自己女儿国色天香,是个男人都会有惊艳之感,象某城主这样的“傻瓜”也不是一个两个,因此只是淡笑不语。
“是啊,还有三个月,琰儿便要嫁入卫家。那卫仲道也是位大才子,想必不会亏待琰儿的。”蔡邕拈须笑道。
阿牛此时见到的蔡琰,正是二八年华少经磨难的蔡琰,想到这样的一位才女未来的命运,某城主心头感慨万端。每每念及这样的一位才女、美女即将开始的噩梦之后,阿牛倒更觉难过。
“难道蔡琰的命运,就不能改变吗?”阿牛默念着。
曹操和蔡邕之间的交情自不必多言,只看曹操如何解救文姬便可见一斑。卢植和袁绍之间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虽说演义中两人貌似没有多少交集,和-图-书但在正史上,卢植在罢官之后,曾被袁绍聘为军师!
蔡琰,字文姬(也有人说应为昭姬),东汉大儒蔡邕之女,汉末女诗人,其作品“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被载入《后汉书》本传,其中尤以五言体著名,长达五百四十余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博学有才辩,通音律,相传著名的“胡笳十八拍”便是蔡琰所作,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才女。
“能讲出这番话的男子,定非常人。这位阿牛大人,还真是有趣呢!但他刚才的模样,也太……”
当阿牛与卢植返回的时候,蔡邕府后园内,一位佳人端坐于亭台中,若有所思。
在曹操的安排之下,文姬又嫁给了田校尉董祀。因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夫妻生活并不和谐。而董祀正值鼎盛之年,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只是迫于曹操的授意,心不甘情不愿地接纳了文姬。如此情势之下,文姬的日子自然不会太好过。
来洛阳的路上,阿牛还担心此行一事无成,如果能与袁绍碰头便不错了。但卢植引见蔡邕之后,某城主对与曹操的会面,又燃起了一线希望。
说到底,某城主在意的只是m•hetushu•com.com凤翔的发展。至于何进和十常侍谁胜谁负,关阿牛屁事!
虽然蔡邕家教甚严,但对于聪明可人的蔡琰还是颇为放纵,不似寻常人家对女子有太多约束。若非如此,蔡琰也不可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才女。
董卓死后,蔡邕被认为是“卓党”而下狱,并最终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人掳走,成了左贤王的妃子。流落匈奴十二年间,为左贤王生了两子:阿迪拐、阿眉拐,直到赤壁之战爆发当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派使者以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赎回了文姬,这一年,蔡琰已经35岁。
不过在告别之前,阿牛还是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请蔡邕、卢植想办法,安排一下阿牛与袁绍、曹操见面。两位大儒虽然不是太清楚某城主的想法,但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刚才阿牛所表现出来的眼光见解,已经使得卢植和蔡邕对这位异人领主大有好感。
“琰儿与河东卫氏的亲事,就快要办了吧。”
卢植与蔡邕交情极深,对蔡琰也颇为喜爱。寻常时候卢植到来时,蔡琰也经常出现,不时向同为大儒的卢植探讨些文学方面的问题。刚才听到卢伯伯来后,蔡琰便偷偷地溜了过来,却不想席间多了位陌生的男子,一时间蔡琰便不好出头了m.hetushu.com.com,只得隐于屏风后。
经过文姬这么一档子事情之后,三人都颇有些意兴阑珊。某城主此时已是心不在焉,而卢植和蔡邕也在默默地消化着阿牛刚才所说的可能,越想越是不安。三个人各有所思,这次酒席很快便草草收场。
倒是卢植对此大感面上无光,某城主毕竟是他带来的,咳嗽一声道:
事实上某城主只不过是希望借此机会,与未来的英雄提前打过招呼而已,至于何进的生死存亡,根本就不在阿牛考虑之中。何进不死,那么董卓哪里有那么容易进驻洛阳,并搞出后面一系列的飞机?实际上在阿牛心目中,巴不得何进早点挂了才好!
卢植的话打破了席间的尴尬,也顺带给某城主提了个醒:蔡琰已是名花有主的人了,有什么花花肠子都赶紧打住。
某城主之所以拜托卢植和蔡邕约见曹操、袁绍,是因为这几个人之间颇有些交往。
但在历史上,蔡琰虽有才女之名,但际遇之坎坷却让人不免生出“红颜薄命”的嗟叹。
某城主与卢植、蔡邕一般交流,蔡琰自然也听得分明,虽然文姬并不长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但阿牛的某些观点还是让文姬耳目一新,尤其是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绝代佳人,正是刚才躲在屏风后偷听,却不幸被和_图_书发现的蔡琰。
卢植望着阿牛点头不语,目光中尽是嘉许之意。
事实上阿牛这次能见到传说中的美女蔡文姬,着实有些运气的成份在内。虽说蔡邕对文姬宠爱有加,但一代大儒家教十分严厉,若非蔡琰在屏风后偷听时,不小心弄出响动来,再加上卢植与蔡邕交情浓厚,阿牛是断然见不到蔡琰的。
在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文姬不顾嫌隙,在严冬季节蓬首跳足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独存,这才宽宥了董祀。从此之后,董祀感念文姬之恩德,对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看透世事,溯洛水而上隐于山麓之间。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见卢植不说话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某城主顿时放心不少,说道:“大将军现在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个时候很难听进去别人的忠告,但阿牛还是想尽一番心力。以阿牛的品阶地位,即使有大人的引见,恐怕也难以见大将军一面,况且即使见了何进,阿牛人微言轻讲的话也没有份量。袁绍是大将军亲信,曹操也能在何进面前说上几句话,是以……”
纵观蔡琰一生,大致可以用“一生三嫁,命运坎坷”来概括。
和-图-书这样的借口与袁绍、曹操会面时,阿牛少不得还是会装模作样地讲上几句。劝何进广召四方豪杰进京的本就是袁绍,阿牛不认为自己的话袁绍听得进去;而曹操虽然也能在何进面前说上话,但比起袁绍的影响力又弱了几分,历史上曹操本就曾为“广召四方豪杰”之事劝过何进,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按照历史记载来看,此时距离蔡琰出嫁卫氏已是不远。
蔡琰如花玉颊上,再度布满红晕。
客观地讲,阿牛虽然也是灵帝亲封的五品昭德将军,但毕竟只是异人身份,没有什么实权,正常情况下想见到西园八校尉当中的袁绍、曹操之流,并不容易。但有了骠骑将军卢植和蔡邕的引荐之后,会见的可能性自然大增。
蔡文姬幼年时,其父蔡邕被流放于苦寒之地朔方,处境艰难。好不容易回到洛阳,于16岁嫁与河东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的望族,卫仲道也是出色的大才子,夫妻两人恩爱非常。不料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加入了“早死联盟”的卫仲道便咯血而亡,于是卫家的人便认为蔡文姬“克夫”。心高气傲的文姬于是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回到了娘家。
回到骠骑将军府的路上,卢植一直沉默不语,阿牛还以为卢植在怪自己刚才见到蔡琰时的失仪,正羞愧欲死的时候,卢植说道: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