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独断大明

作者:官笙
独断大明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四卷 崇祯新历 第345章 裁撤

第四卷 崇祯新历

第345章 裁撤

御花园内,君臣三人相互说着,朱栩的话语向来笼统,只顾大局,而具体布置,细微之处全都是六部在做,傅昌宗,周应秋两人又是六部之首,因此,他们的谈话,基本上代表了大明政策的走向。
温体仁大喜,站起来道:“多谢王爷抬爱!”
傅应星一怔,道:“河南?去河南做什么?”
文昭阁内。
朱栩说了一阵,顿了顿又道:“江苏新设,肯定有所不稳,督政院,文昭阁都要派人去监察,凡有抗命,闹事的人,文昭阁,督政院都有权拿人下狱,各府,三司都要配合……从县到省,分设税务官员,地方与上级税务两管,条理要清晰,别乱收……另外就是物价局也可以推广了,要严格限制吃穿住行等基本保障的价格,维持稳定可控的局面……”
长桌上,朱由检坐在正首,两边分别是钱龙锡,施鳯来,周延儒等七人,外加一个特批进宫的温体仁。
周应秋很早之前就清楚,眼前的皇帝胸有沟壑,有大志向,这次这么鲜明,清晰的听到他的改革意图,还是颇受震动,心里莫名的有了一种期待。
朱栩笑的有些诡秘,道:“那是因为你们不知道,他是魏忠贤的人。”
温体仁胖乎乎的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看着朱由检道:“王爷,南京之事,已经箭在弦上,魏国公联名上奏,乃大势所趋,皇上既然命我等议奏,也是想要一个稳妥的处置。”
傅应星双眼大亮,这和-图-书两人,在宗室里可是最为富有的。
更别提其他方面的私产,朝廷的各项补贴,真要细算,怕是会惊人眼球!
人头滚滚,鲜血淋漓。
文昭阁总理大臣朱由检上奏,同意了魏国公等人的奏本,裁撤“南京”改设江苏布政司,黄立极任巡抚,统辖原南直隶所有县府,治所应天府。
傅应星应着,又好奇的道:“舅舅,外面都在传,朝廷要将京城外的一切王爵公卿全迁进京,这是真的吗?”
傅昌宗也很难得听到朱栩这些这么长篇,细致的话,也清楚的明白,准备了近两年,很多事情都可以着手去做了,虽然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东厂接连抓了二百多人,抄了几十人的家。
朱栩摇头,喝了口茶,道:“一切,包括税制,田亩,吏部的考成法,完善三司,海关海贸,训练水师等等……”
温体仁的话,让朱由检心里大是舒服,脸上微微一笑,道:“嗯,温大人的话,深得本王心意。即日起,温大人可随时进出文昭阁,不必再询问本王。”
另一边,原锦衣卫驻地,魏忠贤单手负背,目光遥望着远处巍峨的高山。
魏忠贤手里的琉璃珠缓缓转动,眼神冒出寒光,道:“皇上的耐心终归也有限,他们躲在封地不出,我只有去请他们了。”
施鳯来对于新晋的温体仁很是欣赏,以一种前辈看后辈的目光,鼓励着他。
大明中兴之臣!
钱龙锡,周延儒等人和_图_书反对南京改设,认为“都废如国亡,力呈缓议”。
周应秋神色微动,赞同的道:“皇上,南京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论是位置,还是人口亦或者复杂程度,都极其合适,若是控制得宜,试验的好,以后推广起来,也会方便很多。”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思忖着其中的难度。
这件事朱栩对两人都没有说过,因此两人听来都是神色微惊,傅昌宗是感叹,周应秋是警醒。
大明中兴!
魏忠贤对于这些毫不在意,道:“名单上还有人没抓没杀的吗?”
大明中兴之君!
在座的都不傻,从温体仁的话里也明白,此事已然不能阻挡。却也都没有开口,任何话传出去,说不得就会引起士林风波,影响他们的“清誉”以及“官声”。
施鳯来,温体仁等人又认为,“天无二日,国无二都”,理当撤改。
自然,这些全都被留中不发。
傅应星一愣,道:“差不多,只有徐文爵那几个人没动。”
魏忠贤也拿不准朱栩的心思,淡淡道:“认真办事就好,其他的不要多问。”
潞王是神宗皇帝的同胞弟弟,单膳田就有四万顷,起初还有各项补贴,包括经营食盐,印刷,织造等等,经过这么多年,两代下来,怕是更加惊人!
六月十五。
这两位王爷田亩,加起来只怕在一千万亩以上!
傅应星在他背后,兴奋的道:“舅舅,这次真是痛快,侯爵都随意杀,这次抄出来hetushu.com•com银子,有两百多万两,这些人,可比京城那些还要有银子……”
魏忠贤手里的琉璃珠转的轻快,望着远处,嗤笑一声道:“我出京之前,皇上跟我说,还有一些事情要收尾,接下来,去河南。”
傅应星讨了没趣,又道:“舅舅,这里快没有我们事了,我们接下来是要回京吗?”
在京师派员抵挡应天府后,吴襄的兵马也越过长江,进入应天府,开始接收兵权,整顿一切城防,又有近百人在“哗变”中被杀,人头一个个的挂在城头!
朱由检在那坐着,神色不动,静静的听着,越发的有威仪。
福王依循的就是潞王例,加上当初的“国本之争”,万历对福王的赏赐也厚重,与潞王估计也不相上下!
这个时候也没有笔记什么的,只能默默的听着,这些话,傅昌宗听的多些,周应秋少些,两人不管多少,也都认真的听着记着,事关朱栩的国政,谁也不敢大意。
不过,今天文昭阁发生了“对峙”。
周延儒见温体仁又与他作对,心里不由得恨上几分,看着朱由检道:“王爷,南京乃我大明龙始之地,国本之根,万不可轻动。更何况,南京数百年,勋贵公卿不甚凡数,牵累广大,此举当慎重!”
温体仁这句话,打中了朱由检,他心底也是期望南京留存的,除了皇家应有的感情,也担心惹出大风波,裁撤一个“都城”不比迁都麻烦小。
朱栩颌首,慢慢的道:“朕和*图*书的想法你们是知道的,地方不再设三司,设巡抚一人,参议参政若干,主管一省政务,总督一人,主管一省或者两省地方军务,各级设三司衙门,三司衙门直属京城三司,地方不再有断狱之权。税务分设,国税,地税,权责要分明,责任要落实到每个衙门,甚至每个人,绝不给他们推卸责任的机会……”
之所以说是打中而不是打动,那是因为,他明白温体仁的意思,内廷的皇帝虽然是命文昭阁议奏,并不是真要他们来决定,是要他们来处置。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飞往通政使司的反对奏本,还是多达两百道!
傅应星大喜,道:“皇上终于要动手了?”
南京城里不知道有多少公爵侯伯,多少一品,二品大员,与京城牵连的,与“邪党”,“东林党”牵连,单单一想,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望而却步。
傅应星激动不已,道:“好,我这就去准备,我倒是想看看,这两位王爷到底有多少油水!”
魏忠贤心里涌动着压抑了很久的戾气,伸了伸脖子,道:“那里有潞王,福王。”
朱由检是清流,尤其是东林党的“希望”,他的出面,自然抵消了相当一大部分的反对声与非议。
偌大的南京再无异声!
南京在魏忠贤杀了两个伯爵,抓了两个尚书后,惜命的,中立的都不怎么说话,总归还是有些激烈的人四处生乱。
朱由检也深知其中的风险,更怕朱栩继续“乱来”,结束会议就进御和_图_书书房请旨,拿到旨意,就召见了杨涟,赵南星等人,然后明发邸报,抢占朝野舆论高点。
傅昌宗思忖,也点头,道:“确实不错,若是南京能成,其他地方应该会更容易,乘此机会,确实可以试试,不过,那黄立极,怕不是做事的人。”
司礼监秉笔太监刘时敏,宗人府宗正、督政院督正平王朱常润,文昭阁阁员刘鸿训率领六部侍郎各一人,其他官员近三百,浩浩荡荡的赶赴南京。
魏国公府内,以平王为首,召集了南京各方大员,包括六部,应天府府尹,镇守太监等等,商议国是。
魏忠贤眼神里冷冷一闪,道:“这几人还有用,给我派人盯着,待南京事了,都给我抓到京城去!”
听着傅昌宗的话,朱栩笑着点头,道:“舅舅,你有没有发现这南京,是一个上好的试验田。”
温体仁见朱由检沉默不语,也明白他是忧心其中厉害,小眼睛闪着光亮,道:“王爷,处置南京之事非同小可,非短时间内可完成。下官认为,黄大人既任江苏巡抚,就是代表我文昭阁,再请司礼监,督政院,六部,都察院联合派人前往南京,持尚方宝剑,再由魏国公等人协辅,应当足以。”
傅昌宗一怔,旋即道:“皇上,是想试验分税?”
傅昌宗心里对信王的同情转瞬即逝,又道:“我已经从学院里挑了不少人,都是这几年精心培养,锐意改革的人才,这次会一起派到南京,充实到各个衙门,好好锤炼一番。”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