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草根霸三国

作者:天堂火
草根霸三国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五卷 战龙在野 第三百一十八章 婚宴上三杰相识

第五卷 战龙在野

第三百一十八章 婚宴上三杰相识

“呵呵,弥先生,正是在下!”孔融随和的笑道。
礼官自然把三人在婚宴上的表现如实记录,报告给曹操。春风得意的曹操对此不以为然:不过是三个文士出格的行为,三个文士能干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顶多图个嘴唇的快|感而已。
杨修听到孔融的惊呼和赞美,便探过身体观看绢纸上的字体。字体果然近乎完美,极具收藏价值。
按照郭嘉的逻辑:物以类聚,人以族分,人与人之间都是以“圈”划分的。象孔融和杨修就不是他“圈内”的人,但是目前,他们也不是他的敌人。所以,曹操一边重用他们,也一边时刻防备着他们。
直到子时三更,三人才相互搀扶离去,有去孔融的家继续饮酒了。在二人的相劝下,祢衡也喝了不少酒。在醉熏的状态中,他们三人书生意气,嘴上烟云。谈古论今,针砭时弊。三人好不畅快惬意啊。
曹操知道:他得不到孔融和杨修这样人才的忠心,但是他可以利用他们的才智。只要有一天自己不需要他们,他们的下场就是……
虽然孔杨二人不是曹操的“圈内人士”但是曹操又不得不重用他们,因为他在朝廷的根基不和_图_书稳,他需要大量的人才管理城池啊。
否则,他估计后半辈子就这样过了!笑傲山林,快意人生!
据曹操所知:孔融是忠心拥护汉室王朝的,当初在渤海郡,面对黄巾军排山倒海一般的进攻,危在旦夕之中,孔融属下一名谋士曾经劝孔融要不跟随翼州袁绍,要不投诚衮州曹操,结果被愤怒的孔融杀死了,他孔融只对皇帝效忠,他怎么能随便追随地方霸主呢?即便是死在叛军的刀下,他孔融也不会向地方霸主低下高贵的头颅的……
既便如此,他们也比袁氏兄弟之辈可爱许多。
“幸会!”祢衡淡淡的说道。
“祢衡?可是写 《鹦鹉赋》 的祢正平?”杨修目光炯炯的盯着年轻人问道。那神情就如色狼看到一个妩媚的妖艳女子一般。
“呵呵,先生真是祢正平啊!弥先生,小生杨修,这位仁兄乃是青州渤海郡孔融孔文举,他可是文圣人孔子在世的二十世孙啊!”杨修不在乎祢衡的怠慢,他神采飞扬的回应道。此时,他只顾表达自己的兴奋和愉悦之情,根本不在乎同席的替他客人,好像他们是空气一般。
孔融看到如此飘逸俊和*图*书美的字体,当时就惊呼起来:“德祖,你快来看这位先生的字体……。”
正是由于曹操这个不可告人的心态,所以祢衡后来的凄惨遭遇,并不是因为他攻击了曹操,令曹操恼怒,故意折磨他;而是曹操忍气吞声故意成全了他,使他成为华夏历史上的奇葩人物!
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以“孔融让梨”流传于世。孔融乃是三国时期一代名儒,继蔡邕之后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
第三天,祢衡的气色比前二天好很多,这是营养丰富的菜肴滋补的结果啊。这次,他巧合的和渤海郡太守孔融以及曹军守城军队主薄杨修同坐一席。当筵席即将结束时,祢衡在绢纸写下自己的名字,他身旁的孔融正好看到。
杨修是和父亲杨彪跟随献帝一同来到许昌的,而孔融是跟随刘备军队从渤海郡赶来许昌朝见献帝的,等刘备率军开拔到前线,孔融便被留在许昌了。杨修和祢衡www.hetushu.com.com年纪差不多,都是二十出头,而孔融已经年过四旬了。
文如其人,孔融的性格也是刚正不阿,不屈权贵,常有惊人之语。
平民出身,草根的底层生活,却胸怀和天空一样宽阔的志向,并且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知名文士,由此,曹操一眼便能看透祢衡的心理:讨厌官场,但是又希望获得官员的俸禄。没有稳定的生活,想进一步提升学问,太奢侈了!
对于祢衡,曹操经过一番了解,便感到此人就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不畏强权,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但是祢衡也与曹操有所不同,祢衡出身贫寒,此时还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而杨修,更不是属于曹操的“圈内人士”因为其母亲就是袁氏兄弟的姐姐。而袁术已经在淮南登基称帝,翼州的袁绍和曹操也是面和心不和。杨彪父子之所以呆在许昌,不过是跟随献帝而已。
曹操不得不承认,如孔融和杨修之流,都是极佳的谈友,与之谈古论今不会感到枯燥,与之针砭时弊绝对获益匪浅。
祢衡的冷漠并没有冲淡杨修孔融结交的热情,他们象狗皮膏药一般,贴着祢衡,一来二去,三人便投机的交谈hetushu•com•com起来,根本不顾婚宴的结束。
曹操理解祢衡的心理状态:此人心理一定积累大量的郁闷和愤怒,并且还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渠道。心理不平衡,思想肯定偏激……暗地里,曹操有点想看到祢衡到底能偏激到什么程度?他想帮助祢衡达到某个领域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曾经是他本人极其向往的境界!
孔融口中的“德祖”就是杨修。杨修,字德祖,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以学识渊博思维敏捷闻名于世。
如果当时不是发生黄巾军造反,曹操家人的安危受到威胁,他才组织乡民自保对抗黄巾军,最后靠枪杆子,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顶峰!
孔融杨修之流有个文士共同的毛病:就是恃才傲物,喜欢钻牛角尖,他们比起袁氏兄弟,真才实学多了,而且还不讲究排场,沽名钓誉。他们的个性有点自恋,内心深处只是想完美自己,只在心田一角留下“天下”的位置。他们不如曹操郭嘉之流担当“天下”心怀忧虑天下苍生之念。
“孔文举?”祢衡眼中精光一闪,正眼望着孔融。此时,杨修还没有什么名气,孔融和祢衡可是以文采名动天下了。
如果真能达到那个境界,也比碌碌无为一生强上和图书百倍啊!年轻时的曹操无比渴望那样啊,因为年轻时的他活的也郁闷!所以,当年在家乡城池外筑室独处,就喜欢秉烛夜读,是光着身体哦……他喜欢赤|裸抵制身体狩猎啊!那在密林里疯跑,令人无比舒畅啊……
孔融这个人,门里出身,文采自是非凡,但是整个人说好听点是理想主义者,实际上他就是行为艺术者。当初袁绍派兵攻打渤海郡,孔融来不及向周边的英豪求救,也不抵抗袁绍的侵犯,只是和家人静坐府邸。他天真的以为袁绍一方会碍于他的家世和名声,碍于他勤政爱民的表现,会自动退兵。结果,袁绍一方利索的攻破城池,将他和家人一起驱逐出渤海郡。至此,袁绍霸占渤海郡多年。
“哦,你们是谁?”年轻人斜睨着二人,慵懒的回应道。
由于孔融对百姓仁爱,没过多久,渤海郡百姓联合起来又将袁绍的驻军消灭,又将孔融迎接回渤海郡。
物以类聚,人以族分,性情和爱好相近之人,年纪不是障碍,于是杨修和孔融可是一见如故啊。自从相识后,他们一有空闲,便聚在一起海阔天空的聊侃。二人都是学识渊博,一聊就是大半夜啊,相当的投机。在投机中,二人的友情日渐加深。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