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崛起之华夏

作者:银刀驸马
崛起之华夏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二卷 丁酉分日补天裂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封家书

第二卷 丁酉分日补天裂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封家书

且不说一项国家政策从出台到消亡能不能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说废就废了,科举制度关系到了千千万万中国传统士子的未来和出路,在没有周密详细的安排和善后的情况下,就这么搞“一刀切”,能成功才怪。
果然不出所料,这项“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变法措施”一经“出笼”,就几乎招来了全国上下读书人阶层地一致“声讨”和“怒骂”。
制度差不多都一样,只是内容不同,得到的结果显然也不一样。
据北洋军情处收集的情报显示,当初梁启超联合一些人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这项“建议”时。就险些遭到愤怒的士子围殴,梁启超办的一间报馆也因此被砸毁。梁启超曾经向总督张之洞建议由这位总督大人上折子请废八股科举,应该差不多能行,张之洞听了后大摇其头,说他不可能上这道折子,因为“恐触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张之洞对此看得很清楚,这句话可以说直接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家在学你制度上的优点,你却要一股脑的全废了,这当中的反差也太大了吧?
其实,八股文只是一种文章形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它的形式上变通一下内容,如果内容变成了西方的实用主义地科学知和图书识,是否用八股文地形式来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我当时要是说了,我们还会穿越时空,到这里相见,相守在一起吗……”
因为。在他看来。后世倍受诟病地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其实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方面。
这变法的第一项就有让全国“炸锅”的可能,这帮“维新派”以后还会出来什么高难的“东东”,还真是很难想像的说。
但中国从明代开始以后,科举的考试内容逐渐陷入了僵化,因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加上八股文的盛行,使考生的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的限制了。大部分人以通过科举考试为读书的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的“敲门砖”。从另外一方面来讲,科举制度亦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代。这种情况更是变本加厉。从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科学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地名家,却大多数都失意于科场这种怪现象就可以想见当时的情形。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而且到了清代。因为又有特殊的“防汉”思想在作怪,清廷为了奴化愚弄汉人。更是严格和*图*书束缚科举考试的内容,把整个中国的思想意识阶层带进了死胡同。
“……走了这么多天,连个电报也不发,总让我担心你们是不是在道上让外国军舰给打劫了?我和叶军门说了,他倒是很痛快,给荣相发了电报说要防备俄国人,要求率北洋水师全军出海巡视,荣相已经同意了,他们现在正往海上给你们撑腰呢……”
康有为能写《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近年有资料显示康有为涉嫌“剽窃”张之洞门生廖平的两篇文章《知圣篇》和《辟刘篇》,也就是说当年极大的震动了中国朝野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可能是抄袭之作),把孔圣人打扮成“改革”的急先锋,那为什么自己就不变通一下,弄一个大家都可能接受的方案呢?
可即使这样,“维新派”还是“百折不挠”地就这么“顶硬上”的来了,其“勇气”是“可嘉”滴,但得到的效果,只能是相反滴。
“……记得刚来的时候,你说,只要让中国胜了甲午年那一仗,我们就可以安心的过日子了,可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我才知道,改变历史是多么的不容易……”
几乎是差不多的时候,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地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和-图-书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所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制十分相似,很大程度就是吸纳了中国科举制的优点。
中国的“维新派”们烧的“头一把火”,是要整个“烧掉”八股科举取士的千年旧制,兴办新式学堂来代替。
某种程度上讲,后世的“高考”里,其实仍有科举的影子在里面。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华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发明于隋唐,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度对中国以至东亚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日本的樱花现在应该是成熟季节吧?好看吗?日本女人漂亮吗?不知道那边现在AV业兴没兴起来,我让她看着你,不许欺负她听见吗?我觉得你这个人很知足,身边美女多了怕你也顾不过来,呵呵,你就多在她身上下下功夫吧,我喜欢她,她是我在这个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姐妹,我愿意和你分享她,哈哈,起鸡皮疙瘩了吧?记住,敢找日本女人的话,小心我把你……”
他们的hetushu.com•com办法很简单,就是让皇帝一声令下。全部予以废除!
中国人独创的科举制度已经在中国实行了整整近一千二百多年,现在冷不丁一下子“取缔”,造成的震动可想而知。
科举制度其实对西方也有较大的影响,十八世纪时的欧洲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的思想家都很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
自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变成了宋代由经艺演变而成的八股文。八股文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危害极大,它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地工具,在成为中国传统知识阶层的“时尚”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了绝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经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康有为们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想借此在中国的思想领域加以变革,其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但在采取地方法上,他们却犯了严重的错误。
孙纲看完了这些情报,不知怎么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对了,第二艘新式战列舰快要下水了,不知道你那时能不能赶回来,老白(就是白里安)说为了达到火力强的要求,吨位比你原来要求的可能要大点,应该在你能够接受m•hetushu•com.com的范围之内,他和魏先生又设计了一款新式的大型装甲巡洋舰,7000多吨的,只是不知道你兜里的钱还够不够……”
可这变法内容的第一条,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知道吗?我又想你了,钧儿这两天总爱乱跑,一眨眼就没影儿了,总是吓我一跳,怕他跑丢了……”
等自己把国外的事情处理完了,回头国内这个变法的问题,还真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引导,不然,引起的祸害恐怕也不比列强入侵差到哪里去。
“……以前,在咱们那个时代,我刚在大学认识你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你和别人不太一样,你懂的很多,说话幽默,也很温柔,但太腼腆了,心里明明喜欢我,为什么不说出来呢?难道非得我和你说才行吗?我现在也很后悔,如果我当初和你说了,我也喜欢你,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分开这么多年了呢?你这个不修边幅的家伙,胡子拉茬的,皮鞋总也不擦,又穷得要死,我为什么要说喜欢你……”
可八股文毕竟盛行了这么多年,想要一夜之间尽废,根本不现实,反而会激发广泛的矛盾,造成全国性的动乱。
这一点,西方人可就比中国人聪明多了。
看完了情报,孙纲打开了爱妻来的家信,刚才让康有为的“变法”弄得心情极差,爱妻温馨的家信则让他的心情为之一畅。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