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崛起之华夏

作者:银刀驸马
崛起之华夏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五卷 铁血拒俄复故疆 第三十章 不该忘记的历史

第五卷 铁血拒俄复故疆

第三十章 不该忘记的历史

在那场被称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战争之后,那片创造了数千年文明的辽阔土地与其上面的亿万人民,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和拼搏,才迎来了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
这些史籍,是那个时代的优秀中国人的真正写照。
中华民族一旦有了真正奋起的机会,所能取得的成就必将震惊世界!
他们在他们那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似乎忘记了那些他们生命中本来不应该忘记的东西。
——《华夏共和国海归英杰传》杨雨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华夏共和国工业史纲》江穆齐著,商务印书馆。
可后世的子孙,似乎并不理解这些。
后世的好多人们,只知道在那里享受着先人的奋斗成果,享受之余,却从没有想过,他们的时代,会为自己的后代子孙留下些什么。
中国其实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在无数先辈们的努力当中,慢慢的站了起来。
“铁路为一国之交通命脉,与民生息息相关,工业大国之象征……铁路始自英伦,中国至1876年(清光绪二年)方有英人私建之‘吴淞铁路’,1881年(清光绪七年)方有自主修筑之唐胥铁路,为中国自修铁路之始……清时举国上下昧于世界大势,以铁路为西国奇技淫巧,至甲午时近二十年,中国之铁路仅修四百余公里……甲午丁酉诸和_图_书役,陆军借铁路之势机动作战,甚为得力,战后逐有大兴铁路之议,而清廷守旧诸臣狃于成见,百般阻挠,虽有合肥入朝居中主持,亦无能大举,仅东省等数路得成……己亥一役,俄军以助中国讨贼为名,长驱而入,我北洋新军乘铁路而至,以迅雷之势重创俄军,挽狂澜于既倒,举国称庆。外人曾言,非有此铁路,东北三省当为‘黄俄罗斯’耳。是以战后举国民气学风因之一变,及华夏共和国兴,合肥当国,铁路之建,万民踊跃,再无阻碍……至1903年,京广铁路全线通车,从此大江南北通行无阻,至后年,全国铁路总长几近4万公里,西国闻之色变,谓中国已换天地矣……乙巳抗俄之役起,俄军数十万兵皆从西伯利亚铁路西至,欲夺我铁路南下,灭亡我国,我军则沿铁路北上,迎敌于国门之外,因我与俄皆以夺铁路为先,西人谓之为‘铁路争夺战’……及俄人兵败,我军折损亦重,铁路之旁,尸如山积,血满沟壑,时人谓‘铁血之路’……西人言非有此先进发达之铁路网,则中国不能战胜俄国,重为亚细亚第一强国,盖因战时饷械军需,枪炮弹药,皆从铁路源源不断运至前线,使军需得无乏匮之虞……我国铁路之基础,即斯时奠定之……”
后世的人和图书们似乎已经不记得了,这片一度曾经被无边地炮火点燃,被鲜血染红地大地,是经过了怎样的艰难,才最终得以沐浴在温暖地阳光中?
——《中国铁路简史》郑观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后世的人们,曾经丢掉了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最宝贵的东西。而当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想找回来的时候,却不知道丢在了哪里。
可后人已经不记得先人当初做过的事情了。
“中国近代工业之发端,起于晚清,而工业基础之真正奠定,则在中俄乙巳战争之前五年……自共和元年(1900年)大局初定,议政院便有举全国之力以兴工业之议,概因己亥俄难创痛甚巨,举国民心思变,皆欲大兴工业,以求抗御。盖枪炮、火药、战舰、飞机、飞艇、轮船、火车、电报、电话等等自卫必须之具,非有完全系统之工业不可得也。若外购则不免受制于他国,……己亥之战,非有炮舰,不足以退俄人。战后或论曰:‘十万俄军大至,旧军一战即没,唯北洋新式海陆军连战皆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全仗舰炮犀利,将士用命……双城子一役,我军炮火所至,俄人心惊胆裂,日有哗溃之像,而我新军以势如破竹之势,两次海陆会攻海参崴坚城,终不能下,以至未竞全功,何也?以和图书枪炮弹药不足故也……闻攻海参崴之役起,全国各省之弹药即被搜罗一空,尽数从海道铁路集于前线,不数日消耗殆尽,海军诸舰弹药亦渐垂尽,前敌将士无不扼腕,乃怅恨而归……凡此种种,皆我国工业产能有限,凡枪炮、弹药、战舰诸般皆未齐备,是以未能全胜……工业为一国重务,岂能泛泛轻论?’是以己亥战后,工业之论大兴,及《统筹纲要》‘五年计划’之下,万民踊跃。仅二年便有大成……乙巳战前,各省工业已皆有基础,及俄人毁约起衅,大起海陆之兵犯我,我军因军储丰厚,弹药充足,虽军兵总数不及俄人。然以炮火一项,则远胜之……因战况空前惨烈。前线弹药消耗甚巨,然各省工厂日夜兴工,及俄人败服,战事已息,我海陆军之弹药仍供应充足。大总统孙纲曾言:‘若非战前工业发展之第一五年计划已成,此战胜负,几不可想’……德皇威廉二世尝论中俄战事。曰‘若以工业产能论之,以俄国半工业化之封建农奴国,战工业化之新兴中国,则胜负战前已半定矣’。可谓至哉斯言……”
曾经的漫漫长夜,那段悲壮的历史,一分一秒,都不应该被后人忘记。
当年的先辈们为了让国家在有限的几年时间里快速的发展起来,让中华民族重新获得自卫生存的权利,付出了m.hetushu.com.com后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和牺牲,而后世的好多史学家们为了显示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美好和优越”,竟然不惜一再贬低那些开拓者们所做出的贡献,而好多的青年人受到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误导,一谈起历史上那个风云变幻地大时代,往往不惜恶言相向,而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今天之所以能够站在那里无所顾忌的大放厥词,全是先人努力的结果。
“史司(1872~1961),字随波(英文名为史道姆·格威尔),1872年6月4日出生于新加坡,祖为前清茂才,其父生性毫爽不拘。早年私自南下闯荡南洋,于新加坡及马来亚营有种植园,家资丰饶,史司为其长子,其取名司,义从《礼记·曲礼》:‘凡言司者。总其领也’。司少时好数学,性聪慧。14岁随母至英格兰求学,就读于教会学校,受新教‘入世修道’之影响,遂为终生不渝之清教徒。17岁时以优异成绩为伦敦大学破格越龄录取,就读造船科……司在伦敦大学苦读6年,于1895年以博士头衔毕业,就职纽卡斯尔之阿姆斯特朗公司埃尔斯威克造船厂,时年二十三岁。以其妙想奇绝,同行咸谓为‘鬼才’……己亥年沙俄侵华。史司闻俄人杀戮我民。义愤填膺,由是备感祖国贫弱。有覆亡之虞。后华夏共和国立,司遂辞阿和_图_书姆斯特朗公司之职务,归国报效,参与舰船设计与制造,因设计新式驱逐舰之功,授技术中校衔……史司参与设计之第一艘主力战舰即为华夏海军赫赫有名之‘龙昶’级战列舰,其后华夏龙旗舰队之主力舰皆出其手,其所设计之‘龙渊’级无畏舰,为后世誉为‘无畏舰集大成之经典杰作’……司一力促成华夏共和国海军之‘飞剪首’化,同僚戏称其为‘怀旧’之‘史诗’……司早年风格多变,后逐渐固定,犹喜长首楼、飞剪首、四炮塔、四烟囱,恶奇数炮塔……史司把持华夏共和国海军造舰局近半世纪,华夏共和国大总统孙纲尝言:‘史随波即我华夏共和国之造舰史也’……1943年,史六十六岁之寿,突发心脏病于天津,险些辞世,司大恐,遂请辞造舰局长之职,上峰几次挽留未果,不得已而允其请,大总统孙纲闻讯长叹曰:‘华夏岸堤就此失柱石矣’……1961年,史司于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89岁,技术上将衔……尝闻司临终目犹不瞑,没时尚言‘速熄电灯,珍惜电费啊……’,或言此真清教徒本色也……著有《华夏共和国造舰史1900~1943》,《战舰之美学》。”
岁月无声,时光流转,如今的后人,只能通过这些珍贵的史书和文献,才能真正的了解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所发生的一切。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