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崛起之华夏

作者:银刀驸马
崛起之华夏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五卷 铁血拒俄复故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发展的奇迹

第五卷 铁血拒俄复故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发展的奇迹

在1906年至1917年的这段时间里,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及。战争开始稍后一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两次对俄国作战的胜利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加上华俄战争的战场远离中国的经济重心,而中国军方的订货大大促进了中国国内工业的发展,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其实就是在华俄战争期间。华俄战争结束后,中国的两个最大的外部威胁俄国和日本已经不复存在,因此中国政府可以相对不受干扰的集中全国的力量发展国内的经济建设,而由于华俄战争的结束导致全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形成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身处其中的国家无一例外的全都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甚至于连一贯中立的美国都未能置身事外,和西方国家一样将巨额资金用于了“造舰竞赛”当中,而中国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国内建设上,当然,专注于经济方面并不意味着中国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忽视了国防建设,后来的事实发展证明,中国的海陆军建设并没有因经济原因而停滞,中国的“造舰计划”经济而实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的海陆军仍然是亚洲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
(六)在工商业和农业https://www.hetushu.com.com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在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快速,各方面原因很多,这当中各种偶然因素也可以说不少,因为这一时期和中国近代的任何时期都有所不同。由于西方列强全部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泥潭,使外国货物进入中国的总量大大缩小,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可以说大大减轻,这可以说是主要的原因。同时,全世界发生了“金贵银贱”的现象,而当时中国采用的是“银本位制”的货币制度,银价的下跌无形当中起到了促进中国商品出口的作用。1920年以后世界银价开始回升,但国外市场上的物价高涨,间接的带动了中国国内的物价,仍然有利于中国国内的工业生产。在这期间,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快,出口商品价格上升慢,也就是所谓的“剪刀差”扩大,从1913年到1920年间扩大了百分之十五。这对整个中国尤其是对农业来说是有些不利的,因为中国要多输出百分之十五的农产品,才能够换回和战前同等数量的外国工业品。但这对国内的资本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毕竟出口增加了,并且带动了中国工业品的出口,1920年比之1910年,机制产品在中国出口商品当中所占的比重由百分之四十九点二和图书增为百分之六十四。更重要的是,这种价格结构反映到国内市场,造成商品价格的上升快于工资的增长,例如1915年到1920年,布价上升了百分之十六,工资增长百分之十五。并且造成制成品价格的上升快于原料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原料相对地跌价,因而中国国内的纺织和面粉加工等轻工业利润相对较大。而这两者也恰恰是中国国内发展最大的行业之一。
(一)继续在国内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内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争取在五年内完成包括钢铁、电力、化工等400多个大中型工业项目,建立中国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建议书》还规定了从1906年到1910年的五年内国家建设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比上一个五年计划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四分之一,钢产量由1905年的120万吨增长到260万吨,煤产量由1905年的6600万吨增长到12000万吨,根据这个计划,基础建设的投资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将由上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百分之二十增长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基本建设投资的总额比上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增长一倍左右,力争让工人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二)继续加快国内的铁路建设,巩固和完善原来的铁路相关配套设施,以现有的铁路网为骨架,发展新https://m•hetushu•com•com的干线和支线,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建成横贯中国东西的“京秦铁路”(从北京到西安)和纵贯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以及将西南地区和内地连接起来的“西南铁路网”;
从1914年到1920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时期。而在1914到1919年的六年间,中国民间投入的资本就达到了185800万银元,平均每年开设新厂1200余家,新投资本3097600万银元,都比前期的十九年间超过十倍不止。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增长有限,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则有了迅速的增长。
(四)努力培养各方面的建设型人才,并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以适应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重工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传统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海运业和商业,同时建立起全国性的金融体系;
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一经提出,朝野上下很多人都表示了担心,认为在目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想要完成这么宏伟的建设目标将是相当困难的,但由于华俄战争的胜利结束,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时期,可以不受战争和动乱的影响来发展经济,因此很多官员都对此抱有极大的信心。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hetushu.com.com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冒进倾向,因为许多计划指标后来还经过了修正和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后来的事实发展证明,这些发展目标出于政治上和国际上的原因,制定得其实还是比较低的。中国在这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了真正的西方工业强国的标准。
重工业方面,由。于中国也和美国一样,成为了欧洲国家的“加工厂”,因此采煤、石油、钢铁、金、银、铜、锡、铅、锑、钨等重工业行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例如,中国的煤产量1913年为27779660吨,1920年增至41618626吨;钢产量1913年为4275120吨,1920年增至6495280吨,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的比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国资本占中国投资总额的比重在1913年为百分之三十二,1920年则降至百分之十七,本国资本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在1913年为百分之六十八,1920年则上升至百分之八十三。从1914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共设新厂矿7690家,新投入资本近31000万银元。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工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到1919年为止,中国的产业工人的总人数已经达到六千万人左右。
(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增强国防力量,建造新式战舰,更新海陆军原有的部分武器装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https://www•hetushu.com•com德俄等西方国家。忙于战争,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致使外国进入中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入的总额显著减少,而中国的商品出口总额则大量增加,从而有力地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轻工业和日用品制造业发展最快,其中又以纺织业和面粉业最为突出。从1915年至1922年,中国私人的棉纺织厂由一百二十二个增至二百六十四个,纱锭由9000000枚增至96620000枚,织布机由72520台增至844820台,即厂数、纱锭、布机等都增长十倍以上。国内的棉纺织业地无分南北,厂无论大小,全都获得了丰厚的盈利。缫丝工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全国的缫丝厂从1913年至1918年由3700余家增至九9330家,丝车总数达到126560台。像面粉业战前每年入超2000万石以上,从1915年起连续六年为出超,平均每年出超千余万石,价值6000余万银元。在战前,中国全国面粉厂约有900多家,到1921年增至3200多家。此外,火柴、造纸、卷烟、水泥、榨油、制糖等轻工业也都有较大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这段和平发展时期所创造出的经济奇迹,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1906年11月,华夏共和国政务院正式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书》。这个《建议书》中明确规定了华夏共和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建设方针: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