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独断大明

作者:官笙
独断大明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五卷 景正之武 第777章 女刺客

第五卷 景正之武

第777章 女刺客

朝报以及各地的报纸动作更为迅速一点,不间断的登载今年的水灾,尤其是朝廷的每一步应对,都写的非常详细。
同时,也让整个大明都在渐渐明白,整个国家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状况。
走了不知道多久,朱栩突然开口道:“传旨给钱龙锡,让他带湖广巡抚衙门以及各府知府到襄阳来见朕,不得慢迟!”
曹化淳抬头看了眼朱栩,道。“是。”
马车内,朱栩不时的咳嗽一声,半眯着眼的假寐。
朱栩嘴角微动,哼笑了声,察哈尔还好,倭国就是不肯听话,必须要好好教训,京城倒是无需在意,任由他们蹦跶,倒是钱谦益,居然真的辞官了,这是要闹哪一出?
“遵旨。”曹化淳道。
到了这时候,各地对修筑河道的事情更加上心,纷纷上书,要求拨银子,继续挖河,兴修水利,对一些要地进行大规模的扩建,防范洪水再来。
朱栩背着手,嗓子难受,心里也不宁静。
明朝早已经不允许私下里铸造刀剑弓等兵器,望远镜更是军管品,一般人能接触都难。
他边上的一个高个子,瓮声道:“小姐,咱们现在怎么办?”
女子望着大队人马快速离开,冷声道:“狗皇帝怕死的很,几乎不离开大军,咱们继续跟着,找到他的弱点!”
这一劫也是大明的,不知道为大明省下了多少钱粮。
说完这句,朱栩就闭着眼,真的准备睡一觉了。
朱由检,是一个很刻板自己的人,没有什么趣味,和_图_书或者说明朝皇帝的文化修养上本就差了很多,从朱元璋到朱栩,没有出什么画家,书法家,诗人之类,比宋朝那些皇帝差了不少。
朱由检这个人,朱栩心底一直存有同情,不想对他太过苛待,这也是朱由检为什么能出京就藩的缘故。
现在的宗室没地没生意,只有一点俸禄,比以往过的是相当的“憋屈”。
朱栩神色不变,转头看向他,道:“查清是什么人了吗?”
在朱栩大军开拔后,在远处的一个山林间,三个穿着厚厚蓑衣的人影走出来,胸前挂着望远镜,腰间佩着剑,脸上都是铁面具。
朱栩闭目假寐,已经习惯了马车的颠簸,加上近来一直感冒,总是不自觉的有些困倦。
站在中间,领头的人开腔道:“狗皇帝这是要绕道了,他的目的地应该是陕西。”
现在明朝的官场都将朱栩这个皇帝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现在朱栩到了襄阳,这位知府自然不敢大意。
他另一边的男子,声音显得年轻,嗤笑道:“男人无非酒色财气,狗皇帝一定是好色之人,听说他准备大婚,遴选的秀女多达数千人!”
这里是府衙后院,朱栩喝了口浓茶,微笑的看着他道:“无需拘谨,朕知道你在襄阳做的还不错。”
三人转身又进入山林,没多久,换了装束的三人,骑着马,绕道而行,要赶在朱栩之前进入陕西。
朱栩右手放在腿上,习惯的敲击起来,许久之后,突然道:“和_图_书通知一声皇兄,朕要在西,安见他。”
“不等了,绕路吧,不去武昌,直接去襄阳,想办法尽快渡河,命禁军,神机营准备,立刻开拔!”朱栩背着手,断然道。
女子顿时冷哼一声,道:“我们先去陕西等着,做些准备,找到机会就一刀杀了他,为国为民除害!”
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想着即将到陕西,他睁开眼看向曹化淳,道:“皇兄在陕西,现在怎么样?”
襄阳府。
曹化淳道:“地方上已经在清理了,还不知道要多久。”
“皇上,有人在盯着我们!”
声音清脆,冷冽,分明是一个女子,从声音来看还不大。
朱栩想了下,道:“先不急,让他们准备好,两天后朕召见他们。”
内阁已经意识到了情况严重,孙承宗更是亲自出京,赶赴河南。
整个长江中下游,甚至于西安一带的大雨仿佛没个停,断断续续已经近一个月,太湖,潘阳湖等都暴涨,各个堤坝都处于危险状态,随时能决堤!
前面是关于政务,尤其是“新政”一块比较多,里面有太多细节,复杂到毕自严等人都没主意,需要朱栩来拿捏。
朱栩挨个审阅,批的批,留的留,处理的干净利落。
王一舟道:“还没有,锦衣卫已经在查了,人不多,臣可以带兵摸过去,将他们抓来审问。”
曹文诏微怔,连忙清醒过来,道:“遵旨。”
最后就是人事一块了,福建巡抚,各地参政参议,督政院,www.hetushu.com.com大理寺,刑狱司等等,一口气有数百人的任免,外加年终考核,需要任免,左迁右调的不知道有多少。
朱栩的路绕的比较远,进入十月之后,台风总算不再来,各地的水情也都有了控制,在几番溃堤后,还是稳住了,水位在下降,沿岸各地算是渡过了一劫。
这几场大雨都集中在一个时候,哪怕他这些年都在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可还是不能确保不会决堤,不会发生大洪灾。
现在的朱栩的皇兄只有一个人,就是信王朱由检!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后侧,道:“工部的徐尚书一直在开封,内阁调集了各省的省兵,府兵,县兵,在全力应对,目前还没有决堤的消息传来。”
两天后,朱栩的感冒稍微好了些,马车内,朱栩翻看着内阁送过来的奏本。
曹化淳知道朱栩心焦,应声道:“是。”
工部尚书徐大化并以“天使”的身份在巡视河道水情,已经好些天没有睡着觉了。
沿河的省府县也都急了,这要是决了堤,沿河的没有能逃得掉,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多少府县!
天气依旧是阴蒙蒙的,朱栩一只拳头捂嘴,咳嗽着走出来,抬头看着天色,道:“现在水情怎么样?”
唐一泽今年三十八,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刘宗周的徒弟,官声,士林名望都很不错,他看着朱栩,表情有些紧绷的道:“皇上,钱大人等人明日就都会到齐,是否要先行召见?”
河水刚刚有所消和图书减,狂风大雨又不期而至。
在朱栩刚要上马车的时候,禁军副统领王一舟走过来,低声道。
“还有多久能上路?”朱栩皱着眉头道。不能在继续等了,必须要去亲眼看看。
朱栩在这里一直停留了三天,雨势才算减弱,大风渐小。
朱栩挨个的看过去,对于弹劾奏本,他向来是敬而远之,都是直接转交给有司进行调查,例行通知的也只是需要知道就行,建议的他要留在晚上休息前看,好做记录。
这座城在湖广也算是上等府,由于灾情的关系,收入也是锐减,过的并不好。
接着就是关于钱粮,国库已经见底,内阁希望提前接管惠通商行,十大粮仓等,补充国库。
这些有的是请示,有的是例行通知,有的只是建议,还有很多是弹劾奏本。
倚靠在厢璧上,朱栩松了口气,道:“还有什么消息?”
微闭着眼,朱栩思索了一会儿,道:“察哈尔那边,先放着,不应不否。倭国,将贡品抬高,缅甸的三倍,如果不同意,即刻封锁倭国,禁止片帆入海!京城的事情,盯着吧,先不管。至于钱谦益,他既然辞官了,今后就别复出了,任何举荐的奏本,一律打回!”
朱栩的马车在禁军中间,决定绕道直接前往襄阳。
朱栩想了想,摆手道:“不管他们,让锦衣卫查,你们注意一下就是,赶路要紧。”
知府唐一泽,很是有些战战兢兢的站在朱栩左侧。
曹化淳知道,这个人对皇帝来说有些特别,对待他的和*图*书处置,皇帝一直都是再三留情,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他还是谨慎的道:“王爷深居简出,极少在外面走动,偶尔会捐助一些钱粮出来。”
朱栩一声令下,大军迅速动了起来,严阵以待的准备着。
现在的水情让整个大明官场都注意到了这场大雨,也令他们再次审视眼前的灾情,清醒过来,这不是普通的,偶尔的天灾,这是绵延了几十年的灾情,并且在逐渐走向更严重,没有减弱、停止的迹象。
这群人,不简单!
曹化淳手里的小册子打开,看了眼道:“察哈尔那边近来安分不少,在互市一类的事情上都比较积极。倭国的使臣上书,希望能继续入朝上贡,并且想要派生员入京学习,同时还想购买火器,加入联合舰队。京城里,有些不太平,有些人跳出来,要争夺辅臣之位。钱谦益……辞官,已经回南京了。”
“嗯,走!”
当然,还有就是辅臣的人选,不过时间太紧,还没有发过来,想必对内阁来说,这也是件极其头疼的事情。
最关键的,就是请示的,这些里面涉及政务,人事,钱粮等等,每一项都极其重要,大意不得。
只是,这个时候国库已经很紧张,朝廷的主流意见是缩紧银根,大幅度减少支出,已然不会再继续大规模的继续这样的工程了。
“是!”王一舟应声。他带领的禁军,神机营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想要威胁皇上起码要两万大军!
说完这一句,朱栩又闭目养神,在车厢中颠簸着,赶往襄阳。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