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海魂

作者:闪烁
海魂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作品相关 深海狂鲨——“乙”型潜艇

作品相关

深海狂鲨——“乙”型潜艇

战争中,“乙”型潜艇的缺陷也表现得很明显。
一战期间,唐帝国生产了一百多艘潜艇,大部分都只能执行短程作战,主要用到了对日本的封锁上,几乎没有潜艇参加大西洋上的战斗(一战中期之后,唐帝国海军也没有在大西洋上活动了)对日本的成功封锁让唐帝国认识到了潜艇的厉害,而且还掌握了潜艇的主要战术。
德国提交的潜艇具体设计指标为:
武汉造船厂在设计时比较保守。
设计工作在08年底就开始了。
潜艇长68米,水上排水量850吨(水下排水量980吨)水面最大航速16节,续航力8800海里,水下最大航速8节,最大航程80海里(4节)设计下潜深度150米(实际被限制在了130米)艇艏4具鱼雷发射管,艇艉2具鱼雷发射管,共储备鱼雷18枚,另外,舰面配置一门120毫米火炮与数门20毫米机关炮,官兵52人。
福州造船厂是第一批被踢出了驱逐舰设计计划的造船厂之一,也能够集中力量研制潜艇,争取到潜艇的建造合同,因此反而后来居上,超过了武汉造船厂。
这也是帝国海军不得不在战争期间提出设计更大,更好的潜艇的原因。
只不过,此时武汉造船厂的重点是在赢得海军的驱逐舰建造合同(驱逐舰的利润搞得多,而且订单肯定大得多)所以能够投入到潜艇研制上的力量很有限。
长44米,水面排水量314吨(水下460吨)水面航速12节,最大航程5500海里,水下4节,最大航程56海里,设计下潜深度100米,艇艏安装4具鱼雷发射管,共携带鱼雷8条,另外还安装一门20毫米机关炮,全舰官兵25人。
无法否认的是,作为帝国海军在战争初期大量建造的一种潜艇,“乙”型潜艇是非常优秀的!
海军立即决定订购这种潜艇,并且正式命名为“乙”型潜艇(“甲”型潜艇是帝国海军对“阿巴斯”级潜艇的称呼)具体的设计工作在18年初就完成了,建造工作同时开始。
战争期间Ⅶ型潜艇hetushu.com.com一直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中坚力量,承担起了最重要的作战任务——封锁英法两国的对外海上航线。
“乙001”号在18年十一月份的时候下水,并且在19年初就开始了海试。
显然,这不对唐帝国的胃口。
最后,波斯帝国海军采纳了唐帝国工程师的意见,拨款2500万(波斯帝国的货币,大概相当于唐帝国货币的250万左右)委托唐帝国工程师帮助其设计一款新型潜艇。
实际上,在福州造船厂设计这种新潜艇的设计师,大部分都来自于武汉造船厂,其中大部分年轻设计师都参加了“阿巴斯”级潜艇的设计工作。
每个批次,每个型号的“乙”型潜艇的武器装备也是不一样的,这导致整个“乙”型潜艇的编制非常的混乱。
实际上,唐帝国在发展潜艇方面最大的帮助是德意志帝国,另外波斯帝国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不管是在战前,还在战争期间,这两个国家对唐帝国在潜艇发展方面提供的帮助都是显而易见的。
这批订单被分别交给了福州,高雄,海口三个造船厂建造。
而这一情况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而最应该感谢就是波斯帝国。
这正是帝国海军需要的,能够对日本进行有效封锁(按照帝国海军的需要,潜艇在完成行渡之后,必须要在日本外围的航线上巡逻20天,并且留有足够的燃料返航)并且具有强大持续作战能力的潜艇。
潜艇的出现远在航母之前,且在一战中,潜艇就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但真正让潜艇成为海战主力的却是二战,而不是一战。
大战期间,这些造船厂一共建造了355艘“乙”型潜艇,其中提供给帝国海军的有258艘,另外的则分别出售给了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盟国。
因为各个造船厂的规格不同,所以“乙”型潜艇有多个批号,另外,根据任务的不同,还发展出了布雷潜艇,燃料弹药补给潜艇,远程运输潜艇,特种作战潜艇等等型号的变形艇。
到了战争中期(唐帝https://m•hetushu•com•com国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开始后)“乙”型潜艇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帝国海军也开始谋求更好,更大,更凶猛的水下杀手!
17年初,海军下达了更广泛的招标书,中期,福州造船厂提出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帝国海军的青睐,一种新的潜艇诞生了。
当初,荷兰人第一个就想到了唐帝国,并且到唐帝国来推销他的“潜艇”唐帝国海军接待了这名“异想天开”的家伙,然后就将其打发走了。
这次,武汉造船厂失去了机会。
同一时期,唐帝国,德意志帝国也有购买潜艇的需要。
因此,帝国海军只向福州造船厂下了订单,要求福州造船厂首先建造一艘潜艇,以证明其实际性能能够达到设计指标。
“乙”型潜艇的主要战场是在西太平洋上,而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对日海上封锁。
波斯帝国在08年向唐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发出请求,希望购买,或者是协助建造一种潜艇,以满足波斯帝国海军在东地中海的军事需要。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Ⅶ型潜艇与“乙”型潜艇是很接近的,几乎就是在“乙”型潜艇的基础上降低了部分对德意志帝国海军来说没有必要的性能要求而得出的设计结果。
参加竞标的唐帝国工程师则提出帮助波斯帝国设计一种新的潜艇,而且是采用了大量新技术的潜艇。
残酷的现实让唐帝国在一战后并没有加强在潜艇部队上的投入。
当然,换句话说,“乙”型潜艇也可以看成是Ⅶ型潜艇的放大型号。
这次“三巨头”的合作就此终止了,德意志帝国与波斯帝国选择了这种潜艇,这也就是后来的“Ⅱ”型潜艇。
而这位异国“表弟”就是德国海军的Ⅶ型潜艇。
具体的承包商是唐帝国武汉造船厂(这是唐帝国最大的潜艇建造承包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武汉造船厂在10年初拿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并且随即获得了波斯帝国的认可,波斯帝国也与武汉造船厂潜艇了正式合同。
也正是这种潜艇的建造与设计工作让唐帝国的潜艇设https://www•hetushu•com.com计师,船厂的工程师有了继续发展的机会。
可在战争结束之后,唐帝国已经无力养活这些工程师了。
特别是在后来与美国之间的战争中,“乙”型潜艇的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发挥。
从这些港口出发,潜艇至少要行渡上千海里,加上中途遇到的麻烦,曲折的航线等等,帝国海军对潜艇的航程,持续作战能力都非常重视。
也正是如此,潜艇的造价才控制了下来,在满足了波斯帝国海军需要的情况下,控制价格是最关键的因素。
当时,其他几家造船厂都在准备建造新型驱逐舰。
德意志帝国是将其在一战期间建造的潜艇出售一批给波斯帝国。
在整个对日作战期间,一共有140多艘“乙”型潜艇活跃在日本与美国之间的海上航线上,这些潜艇一共执行了1200多次破交巡逻任务,发射18000余枚鱼雷,50余万发炮弹,击沉船只5500余艘,总吨位达到了1350万吨,几乎瘫痪了整个日本海上交通线。
而在战争爆发之后,六家承担潜艇建造工作的造船厂全都在建造“乙”型潜艇,整个“乙”型潜艇的建造工作持续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
在唐帝国海军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八丈岛海战”、“阿南巴斯群岛海战”这类由大舰巨炮决定胜负的战役,所重视的仍然是战列舰,重巡洋舰等海战利器。
而且,这时候唐帝国海军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潜艇战术专家。
显然,这种潜艇是不合适的,过短的航程,还有八条鱼雷的携带量,这些都离唐帝国海军的要求太远了。
人才的流失也许是海军最可怕的事情。
Ⅶ型潜艇设计指标:
潜艇长72米,水下排水量862吨(水下983吨)水面最大航速19节,续航力8000海里,水下8节,续航力78海里(4节)设计下潜深度130米(实际上限制在了80米)艇艏安装4具鱼雷发射管,艇艉2具鱼类发射管,总携带鱼雷14枚,另外还有一门20毫米机关炮,全艇共43名官兵。
在潜艇出现初期,帝和*图*书国海军对这种可以在水下航行的战舰并不是很重视。
另外,还有大量潜艇执行布雷任务,仅仅由其在日本港口外布设的水雷就达到了12000枚!而在对日作战之后,“乙”型潜艇仍然将活跃在西南太平洋的战场上,继续书写着辉煌的战果。
一战期间,唐帝国有世界上最好的潜艇设计工程师,这主要得益于唐帝国那一百多艘潜艇的订单。
唐帝国海军的潜艇基地要么在内河,要么就在内海港湾,位于二线,而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日本进行封锁。
更严峻的是,一战后,唐帝国政府削减了大笔军费,海军与陆军都进入了“冬季”在大型主力战舰的建造都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在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航母之后,还有多少钱能够用来发展潜艇?
过大的排水量,太远的航程都没有多少意义。
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腿短,其次是其携带的弹药还不够多。
其实,这也能证明“乙”型潜艇在设计上的成功性,只不过,这种潜艇无法完全满足帝国海军的需要。
因此,有人说“乙”型潜艇实际上是抄袭德国Ⅶ型潜艇,实际上,是德国人在抄袭唐帝国海军的潜艇。
潜艇的性能说不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只是比一战时期的潜艇进步了一些,而且采用了一些新技术而已。
另外,波斯帝国也购买了“乙”型潜艇的建造技术,在大战期间建造了42艘该型潜艇。
武汉造船厂负责建造第一批四艘,而后面的八艘则由武汉造船厂协助波斯帝国贝鲁特造船厂建造。
德意志帝国的潜艇设计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海军对“乙”型潜艇的海试成绩非常满意,在19年三月份就下达了第一批12艘的订单。
这其实是一种小型潜艇,这也正好满足了波斯帝国海军在东地中海作战,以及德意志帝国海军在北海与波罗的海作战的需要。
而Ⅶ型潜艇取得的战果也远在“乙”型潜艇之上,在整个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建造了数百艘Ⅶ型潜艇,而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战中,Ⅶ型潜艇一共击沉了4500万吨往来与大西洋和-图-书两岸之间的船只!
福州造船厂拿出的设计方案为:
新潜艇的研制工作一直拖到了16年年底,武汉造船厂都没有拿出一个让海军满意的设计方案出来。
艇长66米,水上排水量769吨(水下865吨)水面最高航速17节,最大续航力8500海里,水下最高航速8节,最大续航力80海里(4节)设计下潜深度150米,艇艏4具鱼雷发射管,艇艉1具鱼雷发射管,共备雷14枚,舰面安装一门88毫米火炮,数门20毫米机关炮,官兵44人。
福州造船厂在设计“乙”型潜艇的设计师中,有两位来自德国的设计师,后来这两人都返回了德国,并且在17年中期就拿出了Ⅶ型潜艇的设计方案(抢在了“乙”型潜艇之前)而且还获得了德意志帝国海军的订单,其首艇在18年中期就下水了。
15年,三国海军决定,由各国提交一份设计方案,竞争后选出最好的一个,然后分别建造。
唐帝国海军则继续委托武汉造船厂设计一种排水量更大,性能更好的潜艇。
而正是这个机会,唐帝国的海军潜艇设计人才才不至于丢掉饭碗。
不过,到一战前夕,特别是在很多技术得到了解决之后,唐帝国开始重视这种能够隐蔽接近敌人战舰,并且给予致命一击的新型武器了。
此时三个国家都认为,如果单独发展潜艇的话代价太高,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实际上,比起“乙”型潜艇的异国“表弟”来讲,其战果还算不了什么。
结果,唐帝国错失了成为第一个装备潜艇的国家。
后来,德意志帝国也采购了两艘这类潜艇(从波斯帝国购买的)在具体使用中,其设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德意志帝国对其非常不满意,波斯帝国海军也发现了这些问题,所以在14年的时候,波斯帝国海军准备重新采购潜艇。
这个提议没有多少吸引力,因为一战后期,唐帝国就向波斯帝国提供了十二艘潜艇,其性能不在德意志帝国潜艇之下。
而设计经费将由三个国家共同承担。
这种被命名为“阿巴斯”的潜艇并不先进。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