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大宋好儿郎

作者:史小刀
大宋好儿郎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卷一 好少年名扬汴梁 第一百九十四章 NO作NO代

卷一 好少年名扬汴梁

第一百九十四章 NO作NO代

连向来不苟言笑的王臻也不禁勾起嘴角,冷道:“定是不知的,否则他们不会蠢到自己来送死……”
听说秦为的文采不错啊,以前也是得过举人称号的,只是后来没通过科举。
这……
而今年却一场隆重,不仅将宴会地点安排在了太安殿,更是将汴梁城里叫得上名号的各国使者连带那些异国学子也统统请了过来。
王尧臣轻声笑了:“他们怕是不知那小子诗词惊人吧?”
“微臣也愿一战!”
无所谓了,且看我‘九年义务’将尔分分钟斩于剑下!
赵祯却是明白了,赞叹道:“以前就觉得他淡泊名利,现在看来的确如此!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大隐隐于朝啊!”
许茂则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是为何?”
大宋每年的朝会大多是走个过场。
那眼神如同三九寒冰,好似在说;敢开口就弄死你!
赵祯坐在高位,皱了皱眉道:“看来辽使就是奔着秦为来的,也不知他诗词如何,万一……”
男子冷哼一声,吟诗道:“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和-图-书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秦为没有理他,只是淡淡的负手而立,孤独高手的气势顿时散发出来。
“就和他比?”
这哪里是比文采,分明是输了之后就恼羞成怒,觉着没脸见人,想找个方式挽回脸面罢了。
这可不好。
赵祯也算是有了些经验,面不改色道:“我大宋文士冠绝古今,随便一人即可上场,倒不知贵使选何人应战?”
还有人自己雪藏自己的,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秦为起身来到堂前,随意打量着面前的男子。
这就是辽人,哪怕输了也依旧盛气凌人的跋扈。
在这一点上,连秦为也不得不说,耶律广军的确实在作死。
大宋要一雪前耻了!
谁都知道,和辽人比文采,这是十拿九稳妥妥的功劳到手了。
群臣中欢快的气氛还未散去,空气陡然一滞。
就在比武输了的那段时间,耶律广军慌忙想到了应对之策。
倒是一副宋人学子的打扮。
看来此人是没要学习宋国文化。
大宋这边君臣也纷纷愣神。
辽国和图书的文人那也叫文人?他们连蒙学所用的教材都是照本宣科抄袭大宋的,有什么资格说这种狂话!
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此刻在赵祯心中,秦为瞬间幻化成了一位淡泊名利地孤独高手。
宋辽两国虽然在军事上宋不如辽。
秦为笑了。
那御史猛地打了个寒颤,低下头再不敢多言。
文试?
辽使坐定后,举手行了一礼道:“陛下,刚才外臣所说的比试可还算数?”
他捋了捋袖子,大声道:“微臣请战辽国!若输,微臣自请辞官!”
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些人之后竟就是司事局副承旨秦为!
秦为不只是喜是怒的看向辽使,“和我比?”
身后的叶双愁俯身耳语道:“秦为早些时候曾有过几篇诗作,汴梁士林学子皆视其为文坛巨匠,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诗词是秦为所做。”
“陛下圣明!”
堂堂大宋皇帝还会说了不算吗?
“文试好啊!”
这是刚刚武试赢了,却只欢庆了一半所留下的后遗症。
秦为想了想却未能想到出处。和-图-书
他到底怎么想的,怎会提出这种丧心病狂的要求?
他们怎会不激动。
辽人要和他比文采。
耶律广军这明显就是在故意讥讽,想要激怒宋国小皇帝令他出丑。
诗红人不红?
这具身体或许别的没用,但诗词文章——呵呵,来吧,看你怎么死的!
要说也怪自己会投胎。
他想都没想,吟诵道:“且听我作来!
这世道怎么了,为什么总会有人上赶着来找死呢?!
男子有些怒意,冷道:“宋人的学子竟这般没有礼数吗?”
“你说,比什么?”
……
怎料耶律广军却淡定的看向秦为,然后笑道:“外臣自知大宋能人之士辈出,我国文坛近年来也出了一位才学俱佳的儒士,而他早已对贵国秦大人神往已久,故想要借此机会,向秦大人讨教一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可大宋怕文试吗?
这个位置他怎配做得?!
“他曾醉酒作诗几首,后被人泄露流入坊间,和图书一时间被传颂为经典,只是秦为似乎不喜这文坛名誉,自己派人压下了流言。”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文官竟然是庞籍。
“口舌之欲罢了,在下不屑与你争辩……今有诗作一首,还请诸位品鉴一二!”
以往没有这一项啊!
你确定脑子没秀逗吗?
秦为淡淡道:“我大宋礼仪文化传承千年,是你学得不够精而已。”
听辽使这意思好似在说,如果大宋不应战,那就说明大宋怂了。
尤其是刚看到狄青因赢得武试后独得赵祯夸赞,那些武人的鼻子都快扬到天上去了。
百官们大多都怒了,其中有御史刚想谏言,就看到几个大相公们同时回头盯住了他。
恰好此番同行的使臣里,有位辽国大才跟随,本意只是来交流各国文化的,没想到却派上了用场。
大宋重文轻武是趋势、是主流,这些武将天生就该比文官矮半头,妄想翻身?那是在做梦!
想要挽回颜面就必须再比一场。
眼看这些文官一个个群情激奋,秦为心中一股厌恶油然而生。
似乎要急于m.hetushu•com•com验证叶双愁的话。
还有……什么叫‘可方便应战’?
在场文官们全都怒了,有些人甚至脸色都开始狰狞。
这回辽人自己把机会送上门来,他们焉能放过!
耶律广军匆匆出了大殿,回来时身后跟着一位身着长衫手拿折扇的中年男子。
来见证的人越多越好,最好都能看到辽使那张如丧考妣的脸才好!
“诗词文章太麻烦,况且这是酒宴,也没时间等你著作……”辽使铺垫了几句后,又笑道:“就比诗词如何?”
但文采这方面,说句不夸张的话,大宋如果是祖宗,那辽人就是重重孙……你敢跟我比文采!
赵祯在首位,下面就是三位宰辅,再有枢密使王臻、三司使王尧臣。
辽使挑衅似得笑道:“敢吗?”
这就是大宋文人的底气!
明知稳胜的比试,赵祯自然不会拒绝,含蓄点头道:“可,正好也要赐宴了,那就在宴会上一较高低吧。”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宴会开始,众人鱼贯进入。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