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大宋好儿郎

作者:史小刀
大宋好儿郎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卷二 位卑未敢忘忧国 第六十七章 文武全才是要犯忌讳的

卷二 位卑未敢忘忧国

第六十七章 文武全才是要犯忌讳的

“这不是重点……”
“蠢!”
张之白很想说是的!
是吗?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
少年勇武、心思沉重!
当初的秦丰是何等才学,而且听说他儿子也曾苦读十年之久,可为何做了官……为何又越学越回去了。
“陛下这是少年昏聩了吗!”
这样的人以后做了一地政首真的好吗?
什么?
伴随着各种争论,赵允让来到了秦家。
中原大地上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大宋!
分明就是有人觉得他刚刚立了军功。
不过大多是反对的,而且有些自诩为不摧眉折腰的清高之人,说话最是难听。
秦为的经历没人比赵祯最清楚了。
他表现看着与萧皇后不和,但又理所当然的受着来自萧皇后的庇护,不与其真的翻脸。
但只是稍微忐忑了一下,秦为就又觉得这祭酒的职位舍我其谁!
大宋的官员之所以许多都是有德无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群人只会读书,并不懂做官之道。
太恶心了,赵祯担心到时他会忍不住把这群人的脸抽歪。
“可后来……”
大宋的未来正在细微中发生着改变,一年两年或许看不出什么,但十年二十年后。
当年的苏仙苏东坡。
紧接着赵祯就又给他了文坛大家的名头后,心里不舒服了。
那还不如去训练北伐军呢。
秦为这年纪咋去国子监教书?
吕夷简也笑道:“国子监祭酒是那是国子监的学官。”
这事儿别说是学着们,就连秦为刚开始都觉得有些和*图*书荒唐。
可同情归同情,者却不是你不识经典的理由。
你要疯啊!
祭酒的名头本来也只是一个褒奖而已,尤其是在他刚刚这番言论出口后,赵祯就更不敢让他贸然去教书了。
“朕承袭至今,德薄少智,皆赖诸卿辅佐,此后但凡有何建言,只管递进来。”
几个学者正聚在一起谈论此事,一位中年文士不满的直指赵祯。
“前些年父亲还在时,学了不少大学经典,什么都会写,什么都精些……”
秦为觉得这货就是故意的。
这话看似询问,宰辅们却知道陛下是等着他们表态呢。
赵允让收起玩笑,道:“重点是他们觉得陛下此举是昏君之为,准备联名去宫门前上奏,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在大宋,文武全才是要犯忌讳的!
否则苦读十年不会经典,那你这十年读的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吗?
一个能在皇帝身边参政的少年,皇家岂会不调查?
而大宋科举靠孔孟文章来择选官员,这样的官员就算再有才华,他们又能为国家做多少事。
秦为的嘴角翘起,心情愉悦之极。
秦为没好气的笑道:“这事儿傻子都能看出来,不过是陛下的恩赐罢了,就连职位都当不得真的,他们反映如此强烈,恐怕不止于此吧?”
如此他就有了两条退路。
赵祯无奈的摆摆手,说道:“挂着吧。国子监原本就有一位祭酒,你无需任职,就当是多领了一份俸禄吧。”
大殿里沉和-图-书默了一阵。
老张,你被弄得不冤啊!
秦为拱了拱手,然后道:“张相公当年也是科甲进士出身,可真正能让他做到宰辅之位的,靠得是那些儒学、经典吗?”
以后不管是萧皇后还是他生母萧褥斤,两方势力都能随时为他所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子,算你改口改的快。
国子监祭酒,大宋官学的最高职位!
秦为觉得这个少年真的不简单,虽然才十三岁,却已经把权衡之术学到精髓。
秦为被封为国子监祭酒的消息传了出来。
赵允让啃着猪脚含糊不清的笑道。
省的他前脚给了封赏,朝臣们后脚就来弹劾。
赵允让贱笑着,秦为的脸色更黑了。
张之白蕰怒道:“为何不读书?”
等笑完后,赵祯叹道:“你人啊!听说你也曾考过举人,竟连国子监祭酒是什么都不知道?”
众人的脸色稍稍缓和。
众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他们刚才就觉得秦为这是藏拙。
你说儒学无用?
迂腐!
“哈哈哈哈!”
这回秦为是真气了,骂道:“老子招他们惹他们了?”
“国子监、太学……学生们、先生们,没有一个不骂你的,说陛下少年昏聩,还说你有辱文学。”
一个挂名的国子监祭酒而已,至于被天下学子憎恨吗?
不可否认他是文坛巨匠,但却不一定适合做官。
听他这么说,赵祯有些同情的点点头。
“就这?”
谁敢说他没有学问?
二十的年纪就成了大宋最高和-图-书学府的校长。
就看他与萧皇后前后不一的态度,就足以说明耶律宗真这娃是个有心计的。
这少年当真是天佑大宋而来的福星,若不是他当初力排众议硬要策反了耶律广军,可会有今日宋、辽和睦的局面?
想到这一点,秦为拱手谢恩:“谢陛下隆恩!”
这是皇帝下的判断,秦为发现宰辅们都有些欣慰。
而萧皇后不管是为了稳住自家老公留下的基业,还是为了日后辽皇死了有个依靠,不到最后时刻,她都不会放弃耶律宗真。
但在做的都是官场佼佼者,他们心中都清楚。
秦为叹了口气,神情哀默:“父亲早早离去,家中无生计可寻,多年的苦读最后却只换来个坐吃山空。”
连吕夷简都不满的道:“每日在家搞菜式也罢,做生意也好,为何不读书?”
殿内诡异的沉寂了一下,然后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都大笑了起来。
“就说张宰辅……”
犹豫了少许后,淡淡道:“此乃大功,不赏不合适吧?”
再说一遍!
秦为愕然:“陛下,臣……那些经典臣怕是都忘的差不多了。”
本就是进士出身的秦为,如今又有了国子监祭酒这个金光闪闪的‘抬头’,以后无论谁来诟病的他没有功名的出身,都要先考虑一下再说。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殿内的气温陡然下降。
你说我没资格?
秦为继续道:“可这些所谓的大才学子,却不一定就能做好官!”
可他后来做了官…和-图-书…一言难尽啊!
秦为苦着脸道:“陛下,臣虽然领兵作战过几次,但也是仅限于文武之列,这祭酒……臣不懂祭祀啊。”
秦为看糊弄不过去,又接着道:“后来微臣偶然得了炒菜的秘籍,因此跻身商界……再后来承蒙陛下抬爱,许臣以微薄之力为国效力的机会。臣铭感五内!只是……臣越是做官,就觉得这些所谓的经典、儒学……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少年狂妄!”
赵允让像条饿狼一般冲进厨房。
准备把春杏吓出毛病来,再巧言如簧地忽悠自己将春杏送去郡王府医治。
赵祯的态度很诚恳,宰辅们也只得应了。
这是个爱读书的时代,但凡有条件的,都会抽空读书。
一时间没有人能解释的清楚,至少现在不能。
王臻率先开口呵斥,他是担心秦为会因此言论而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公敌。
“你被骂惨了……”
小皇帝终于长大,都知道勉励臣子了。
“岂有此理!”
想当时张士逊还说这是阴谋小人才用的诡计,难登大雅之堂。
大家都把目光投在了秦为身上。
春天刚到卤肉最后的黄金季节到来,秦家的厨房里存放着各种肉类制成的卤肉。
这些人都是一脸正色的问着同一个问题。
做官靠得不是学问,或者说不仅仅是学问,做官最重要的是懂大势、知利弊!
秦为没好气的夺走他手中另一只猪脚,二人蹲在门槛儿上,秦为含糊道:“谁敢骂我?是小爷最近太和气了吗?”
……hetushu.com.com
人人都在笑,连赵祯的脸上还挂着泪水都在笑,笑的前仰后合的。
秦为却苦着脸道:“王公,您等晚辈说完……我大宋崇尚科举,天下学子从此受益,这是好事儿,更是利在千秋的功业!”
这才对嘛!
王臻恨铁不成钢的道:“可精通经典?”
“老子不过是挂了个名,这要是真的去任职,他们还不得把我吃了?”
一时间大宋文坛各处议论不止。
所以他的消息秦为很伤心,在家研究了好长时间,才总结出来一句话。
张之白笑着点头道:“陛下赏罚分明!”
“就是!国子监祭酒那可是非大儒活文坛巨匠不可担任,陛下竟把这么重要的职位,许给了一个少年人!他好像才刚二十岁啊……”
天知道这番话一旦传了出去,那些文人士子会不会崩了三观。
赵祯心情好,就看向了这个让他心情好的源头。
被封赏是好事儿,但这‘祭酒’是个什么玩意儿?难道是要让他以后学司天监的那些神棍,主管祭祀吗?
“那就……国子监祭酒吧。”
“国子监的祭酒原先是甄良,老头儿换了一辈子才爬上这个位置,汴梁文坛都说他是百年不遇的文学大家……如今你来了,让人家这个六十岁才成为文坛大家的脸往哪儿搁?”
赵祯深吸一口气,起身看着群臣,说道:“大宋还没到盛世,诸卿,不可懈怠啊!”
然后振奋精神,准备回去找毛病。
照例是把春杏吓了一跳,然后得意的一手抓个猪脚啃着来到后院。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