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我是军阀Ⅱ

作者:caler
我是军阀Ⅱ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作品相关 更定年表(上)

作品相关 更定年表(上)

同样迫于西北和川军南下的威胁,李宗仁、白崇禧与西北达成同盟协定;随后西北又驱川军东出,摄取湘西北和鄂西北、鄂西南,与重庆等地组成渝州省。
1938年5月,国防军第一批次开始动员,随后主力10个军40个旅及一应支援部队沿平汉路和津浦路分途南下,中央军主力则在安徽、湖北等地拼死抵抗,但面对国防军的飞机大炮,中央军各部力不能支,国防军很快在倒戈的刘茂恩部的配合下打到了长江。
11月初,戴季良在洛阳宣布废除党禁,组建国防政府。
结果石友三和马麟等部在日本间谍的挑唆下联合孙连仲等人起兵反张,为了镇压石友三的反叛,张学良调集辽宁地区的东北军主力入关平叛,最终被日本关东军抓到机会策动了九二八事件。
同年西北在全训部队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一批次动员部队60个步兵旅和9个炮兵旅、3个防空旅的设置和装备储备,同时第二批次动员部队90个步兵旅、15个炮兵旅、11个防空旅及其他后备部队的设置及装备储备也在积极推进中。
同时南京策动两广事变,意在控制广东这个财政大省,结果陈济棠虽然去职,但桂系并未顺服,反而与西北密切了联系。
随后蒋介石又将原安徽省主席韩复榘调到山东,将亲信张治中任命为安徽省主席、顾祝同为江苏省主席、熊式辉为江西省主席、陈仪为福建省主席、朱家骅为浙江省主席。
1936年初,日本挑起淞沪事变。
有鉴于此,南京不得不做出妥协,使得广西依旧保持在桂系手中,而粤军继续维持半独立状态、蒋系仅获得广东省政的控制权。
1937年初,西北已经组建了15个军60个步兵旅、15个军属炮兵团、7个独hetushu.com.com立炮兵旅、7个独立骑兵旅、17个独立防空团、5个独立工兵旅、3个铁道工兵旅、10个运输旅、4个轻装师(包括FT-17、Fiat3000, Mod.30、维克斯MK.E/F-B、自产一号在内的600辆坦克)、6个航空队(800架可用战机)在内的百万军队,并控制着滇军、新黔军、晋军、川鄂军(刘湘部)、杨虎城部等外围部队,并对桂军、东北军、宋哲元部、刘茂恩部、川军一部在内国内各大军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1930年,中原大战,西北军因为西北大旱缘故并未参战,仅以装备资金支援阎锡山、冯玉祥等部,东北军和西北协调立场,也暂时未加入。
1939年2月底,蒋介石宣布开除汪精卫、丁惟汾等人党籍,但局势愈发对国民政府不利。
1934年3月,久卧病床的张作霖病死,张作霖死前给张学良留下了庞大的基业,就当时而言,国内三大主要派系中,东北军的财力最为强盛,能生产各型火炮和全部轻武器,只有飞机、坦克、军舰等少数重型装备需要进口。
东北军获得察哈尔、河北、山东,并收编宋哲元、石友三、庞炳勋、杨虎城、孙连仲等部;蒋则收编了吉鸿昌、刘茂恩、魏益三、韩复榘等部。
因此,所有军事设备也以自产为主,对外主要引进技术和生产专利,只有蒋系中央军财力最弱、工业能力最差,火炮、飞机、坦克、军舰全不能自产,必须外购(粤系日后在德国帮助下建成的潖江炮工厂也能生产德系的105mm榴弹炮、75mm野战炮和37mm战防炮)。
1927年,为了援助吴佩孚,西北军控制路西,并拆走全套巩县兵工厂和图书
1935年10月中旬,戴季良返回西安,11月初,经戴季良斡旋,阎锡山返回山西;随即西北出动航空队增援锦州(连续轰炸沈阳机场和沈阳兵工厂)1935年底~1936年初,鄂豫皖苏区和中央苏区相继失败,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相继逃亡苏联,只剩下少量游击队还在南方山区坚持。
此时,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根本没有余力支援东北军收复东北,不得已,只能默认戴季良回国主持西北大局并援助东北方面。
1934年5月,在旁人的挑唆下,张学良枪毙了杨宇霆、常荫槐,随后有宣布收回中东路,结果在中东路事变中,近10万东北军最精锐的部队被苏联红军消灭,东北军的脊梁骨就此被打断。
1933年下半年,国民政府攻击戴季良的军阀作为导致反赤失败,宣布永远开除戴季良国民党党籍,但是由于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兵变,两广实力派有进一步参与的迹象,南京被迫与西北进行协调。
1938年4月,中央军突然解除分布在湖南和江西等地的田颂尧、李家珏两部川军的武装,立刻引爆了川军和中央军的大战。
最终,戴季良于34年年初宣布下野出洋交换刘湘为湖北省主席(西北实质控制汉阳兵工厂)、刘文辉被任命为鄂豫皖剿匪总司令,至于邓锡侯和田颂尧、李家钰、罗泽洲、赖心辉、刘存厚等部则分别调入福建、湘赣闽等地区征剿第十九路军和各路红军。
1931~1932年,四川内战连场,西北军以平息四川内战安定四川人民为名于33年初进川,相继击败四川各路军阀,迫使各部向西北投降。
国防军进军神速,让日军大为震惊,为了扯国防军的后腿,日军开始https://m.hetushu.com.com在华北挑衅。
面对日本再次入侵的可能,国内各界纷纷调停西北和南京的战事,结果西北不为所动,迅速动员第二批次部队,同时调到第一批次动员部队进入华北,与晋军、东北军、宋哲元部、杨虎城部组成北方战区,并以张学良为战区总司令,以抵御日军可能的进攻。
1937年年中,西北进军西藏,控制了雪域高原。
月中,丁惟汾和黄炎培等也对外宣传应该结束训政与西北合作实施宪政。
1938年11月底,西北军夺取南昌。
1939年2月初,汪精卫抵达洛阳与戴季良会晤,随后汪精卫宣布与西北合作、取消国民政府、加入国防政府等决定。
1938年9月,蒋寄于极大希望的韩复榘宣布山东中立并出兵胶东解决附蒋的胶东军阀刘珍年;陈仪随后在福建宣布倒蒋。
又任命邓锡侯继任湖北省长、刘建绪为湖南省长、汤恩伯为福建省长、徐永昌为第一副总参谋长。
考虑到中国武备大规模提升,日本军部坐立不宁,准备积极干预,但1938年6月爆发的张鼓峰事件让日军的注意力出现转移,所以最终日本人决定尽可能的挑动中国内战,而不是第一时间亲自下场。
1938年10月底,海军宣布归附西北,长江防线顿开,西北军顺势席卷江北,兵锋直指南京。
1936年中,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部不战而逃,受热河失守的牵连,张学良宣布下野,并将察哈尔交给杨虎城、将河北交给了宋哲元(河北南部实际留给东北军驻军)。
面对西北的战争准备,蒋系也竭尽全力进行整备。
10月,中央军在汉口外围战败,武汉易手,蒋系败局已定。
1928年,西北易帜,加入国民政府;同年,接到西北警和图书告的张作霖临时更换乘坐的车厢,结果在皇姑屯事件中受到重伤幸而未死,并使日军侵占东三省的图谋化为泡影,河本大作大佐因此,受到军事审判,退出现役。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前,西北军兵进青海,逼迫马麒、马麟两部宁海军东出加入直军,并利用青马的武力胁迫胡景翼、井秀岳部东出加入直军;同年,西北获得德州兵工厂全部机器设备。
而蒋介石念兹在兹的60个师的整编、整理计划却因为国民政府财力问题迟迟不能实现。
1936年底,长城抗战后,国内已经形成两强争胜的局面,西北和蒋系都不约而同的扩军备战,不过由于蒋系买办的性质再加上财力有限,导致在军备竞赛中远远的被西北所拉下。
陷于危机的蒋介石只能一面与西北谈判一面咬牙坚持。
同时,国防军主力部队得到川军刘文辉部、邓锡侯部、潘文华部的支援,在两湖战场再次击败蒋系中央军和投蒋的川军范绍增、赖心辉、王瓒绪等部,兵锋指着武汉三镇。
当年3月初,桂系和广东余汉谋宣布加入国防政府,戴季良遂任命张学良为国防政府副主席、汪精卫为国防政府立法委员会主席、阎锡山为国防政府行政委员会主席(未到任、王丹萍暂代)、李宗仁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余汉谋为国防政府建设委员会主席(未到任、黄琪翔副职代)、龙云为监察委员会主席、何健为司法委员会主席、陈仪为宣传委员会主席、曾琦为内政委员会委员长、程潜为经济管制委员会主席、刘尚清为财政委员会主席。
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陕军进入甘肃,经过与甘肃地方武装的战斗,皖系汉四镇中张兆钾部、裴建准部被兼并,孔繁锦部、吴桐仁部被消灭,回四镇中马鸿宾撤和-图-书往绥远与马福祥、马鸿逵部合流,马麒降服暂时被保留青海治权,马廷勷、马璘两部被消灭。
1925年,国民第三军孙岳部进犯陕西,作为报复,西北军开进绥远。
稍后,归德失守,阎、冯败局已定,西北和东北联袂进关,西北获得河南,并以维护晋军为名暂时控制山西,将太原兵工厂全部机器和技术人员迁往西北腹地。
当年下半年,为了安抚四川各路军阀,西北唆使川军入黔,以杨森代替王家烈出任贵州省主席;在西北和川中军阀南下的威胁,龙云被迫投靠西北,云南从此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成为西北的附属。
受到国防军连续胜利的刺|激,桂军、粤军也蠢蠢欲动,湘军各部也有反戈一击的迹象。
1938年年初,湖北省主席刘湘在南京病死,当时就传出是蒋下毒,随后蒋任命蒋鼎文出任湖北省主席一职更加加剧了西北和南京的冲突。
而国防军的重工业、化工业、电力工业、机床和机加工国内第一。
川军的大举东出,让蒋介石产生误判,认为西北准备进行席卷全国的尝试,于是匆忙调动中央军及张钫、刘茂恩、夏斗寅、何健、岳维峻等部云集湖北、湖南两省进行封堵,结果导致第三次围剿彻底失败。
1935年8月,由于张学良大量抽取北平、天津、山东、河北等关内地区的财政收入充作出兵中东路的军费及复建东北军的经费,导致中原大战后由东北军收编的宋哲元、石友三、庞炳勋、杨虎城、孙连仲、马麟等部窘迫异常。
1937年底,兵役法在西北控制区开始实行,此外西北还设立各区补备司令部和联勤司令部,进一步完成战争准备。
1929年,在戴季良的劝说下,缠绵病榻的张作霖隐身幕后,张学良出任东北军总司令并宣布易帜。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